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联合新华小学举行
“古韵流芳,经典咏传”
诗词迎新会
为深刻落实“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12月15日,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联合新华小学在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厅举办了“古韵流芳,经典咏传”诗词迎新会,牡丹江市教育局、牡丹江市文联、爱民区委区政府、爱民区教育局、牡丹江市诗词楹联家协会、牡丹江市书法家协会、牡丹江市朗诵者协会、牡丹江师范学院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本次盛会。

本次诗词迎新会分为“源起先秦,博大精深;木兰从军,保家卫国;盛唐华章,群星璀璨;英雄赞歌,筑梦苍穹”四大篇章。活动在气势磅礴的《无衣》合唱声中拉开帷幕,文学院学子用铿锵有力的歌声展现了先秦士兵的英勇形象,唱出了古代战士们同仇敌忾、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文学院董慧教授对诗词做了精彩解读。

随后是《木兰辞》朗诵表演。新华小学的学生们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地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平凡生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沙场征战,木兰的形象在朗诵声中逐渐鲜活,让观众深刻领略到了古代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与忠孝节义,也表达出古代女性的坚韧与担当。

古诗联唱节目将以《琵琶行》为代表的多首经典古诗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悠扬的歌声伴随着古典的旋律,让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到了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同学们身着红绿色的汉服,以优美的舞姿诠释了传统文化的柔美与典雅,舞者们灵动的身影与音乐相得益彰,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随后演绎的《破阵子》合唱令人耳目一新,传统的诗词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保留了辛弃疾原词中的豪迈气魄,又增添了时尚的音乐元素,在传承创新中让经典历久弥新、永葆光彩。

《满江红》朗诵环节,同学们满怀激情,声情并茂,将岳飞笔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壮志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报国决心更是被表现得入木三分,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激励着在场每一个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激昂的声音在音乐厅中回荡,激发出在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活动高潮部分,文学院与新华小学领导、教师朗诵毛泽东的经典诗词《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朗诵气势恢宏,展现出伟人诗词的雄浑壮阔与深邃意境,让师生们感受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雪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春朝气,以及“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格。

活动最后,师生合唱《七律・长征》。在嘹亮的歌声中,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与英勇无畏一一浮现,让大家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法协会专家现场为活动撰写并赠送对联。上联:赏诗词韵追华夏之根;下联:承诗词志铸中华之魂。横批:以文育人。这幅对联不仅彰显了诗词文化在追溯民族根源、铸就民族灵魂方面的重要意义,也为此次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整个活动在文化传承与精神弘扬的交融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诗词的韵律与意境之美,更激发了同学们未来深入开展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未来,文学院将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进取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勇气,努力奋斗,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